为应对儿童就诊高峰,缓解就诊压力,我市通过扩充资源、优化服务、加强监测、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儿童患者就诊需求。
强化组织领导,全力统筹调配资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救治工作,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救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组建了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三级医院院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专班,负责统筹调度医疗救治资源,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工作。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医院儿科调研,了解患儿挂号、排队、检验检查、收住院、危重患儿就诊绿色通道等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候诊时间等问题,以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救治。组建了市级儿童支原体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对全市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线上或线下培训及现场巡诊等方式参与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巡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优化就医服务,全力缩短候诊时间。全市40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了儿科发热门急诊室,实行24小时接诊并向社会公布了儿科诊疗服务信息。市中心医院、三二〇一医院、市铁路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勉县医院、宁强县天津医院等推行“诊前检验”模式,有效减少患儿往返排队,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市中心医院适当缩减儿保科服务规模,将儿保科医生调派到儿科急诊进行支援,调配4名护士至儿科输液间,并选派医院行政后勤部门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轮流在儿科急诊协助做好患儿分流、就医帮助等工作。三二〇一医院将门诊接诊时间从每天上午8:00调整至7:30。市铁路中心医院增加导医进行预检分诊,对门诊输液患者采取2-3日处方制,减少挂号和排队次数。市人民医院职能科室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在儿科输液留观区、儿科门诊区等人流集中区域,分流疏导患儿和家长有序就诊,帮助患者挂号、缴费,尽量压缩患者等待时间。普通门诊午休不休,专家门诊下午班后延时1小时,满足放学后患儿就诊需求,妇幼楼挂号收费、检验、药剂均由原17:00延时至晚22:00。佛坪县人民医院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门诊高峰期进行导诊,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科学扩充资源,全力做到应治尽治。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诊室由1间增至4间,扩充输液座位至120张,增加床位30余张。三二〇一医院儿科门诊诊室增加至5个,增设1个儿科发热门诊诊室,及时调整二线医师支援儿科门诊,缓解就诊压力。增加门诊输液座位至110个,增设2间18个门诊输液座位的隔离输液间。市铁路中心医院开设3个儿科门诊诊室,午间不休,儿科采取常态化无假日门诊,方便学生群体。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压缩儿科病区辅助用房,增加15个输液椅位和10张住院床位。市人民医院将儿科日间门诊诊室由3个增加至4个,将夜间门诊诊室由1个增至2个。从区内其他医院紧急协调抽调6名儿科医生支援儿科,儿科在原有2个病区80张床位的基础上扩容新增1个病区,床位扩展至150张。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增开儿科门诊诊室1个,午间不休,增加候诊区域座椅,将儿科病床由35张扩充至65张。洋县人民医院周内开设3个儿科诊室,周日开设2个儿科诊室,儿科夜间增加1个急诊诊室,儿科病区在原有48张床位的基础上扩展至70张。西乡县人民医院增加专家门诊频次,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儿科病区增加床位100张。勉县医院儿科门诊诊室由2个增至4个,中午不休息,夜间不闭诊;儿科病区由1个扩增至3个,床位由60张增至120张,儿保科医护人员转岗至儿科病区,缓解儿科诊疗压力。佛坪县人民医院儿科由原来的18张病床增加至40张。
加强物资配备,全力做好救治保障。每日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情况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各医院运行情况,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和短缺预警,确保药品资源合理调配使用。市中心医院动态监控呼吸道疾病对症治疗药物用量及存量,及时补充库存。同时根据当前患儿就诊实际需要,按紧急招采程序增加检验设备及试剂,新开展呼吸系统病原体检验项目6项,促进诊疗质效提升。三二〇一医院增加体温计、小儿雾化机(儿童面罩)等设备,集中采购应对呼吸道疾病相关药物,保障患者就诊需求。市人民医院将呼吸道疾病药品的储备计划由2周用量调整为1月用量。建立重点药品目录清单,监测每日库存及消耗情况,防止出现影响患者救治情况。洋县人民医院每日清点呼吸道疾病急需药品,对库存量不足的必备药品及时补充,保障救治工作正常开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