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镇巴县平安镇老庄坪村村医王仁兵
山峦绵延,田野叠翠,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远远便能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旗帜下面就是镇巴县平安镇老庄坪村卫生室所在。
“大家伙农忙外出要小心马蜂蜇伤,千万别大意。”上午十点多,日头渐高,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卫生室不远处的树下,几张小马扎围出一片“健康角”,村民们围坐在村医王仁兵身边,今天的“健康课堂”开讲了。
王仁兵是镇巴县平安镇老庄坪村的村医。37岁的他,接续父辈足迹,深耕乡村一线,用16年的坚守和奉献,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生命最动人的温度,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温暖有力的乡村医生之歌。
我要像爷爷那样,当一名好医生
王仁兵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上世纪70年代,祖父肩背药筐,跋山涉水,靠草药和银针为乡亲们缓解病痛,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王仁兵的少年时光,便是在跟着爷爷背诵中医方剂歌诀中度过的。
在王仁兵记忆里,爷爷总是受到村民发自内心地尊敬。13岁那年夏天,一位村民误食蘑菇中毒,在爷爷的治疗下最终转危为安,后来村民送来一筐沉甸甸的鸡蛋表达感谢。这种朴素的医患情谊,像一粒种子埋进了少年心中。“从那以后我就觉得一定要做个像爷爷那样的人,当一名好医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2009年,从汉中卫校毕业的王仁兵,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接过祖辈传下来的药箱,踏上了守护乡村健康的道路,一干就是16年。
在农村,突发事件不少,作为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王仁兵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只要有乡亲需要救治,他总是二话不说,背上医疗箱便奔走在出诊的山路上。
201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王仁兵接到村民电话,说其父亲说不了话,手也抬不起来。老人常年高血压,王仁兵经常上门随访,对老人的情况很熟悉,听完家属描述,他当时判断可能是脑梗或脑出血。情况紧急,外面下雪没法开车,他冒着风雪往患者家中跑去,迅速处置并联系转院,为患者抢下了黄金救治时间。
行医多年,有多少次深夜出诊、紧急救治、奔波随访,王仁兵已记不清,但村子里谁家情况不好,哪位村民病情严重,哪些是慢性病患者,他却再清楚不过。
“我们有亮娃子,心里就踏实。”提起王仁兵,村民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他的小名,他是老庄坪村1300多位村民的信任和依靠。
能为群众干些事情,比什么都珍贵
地里的农活不等人,考虑到村民一般是下地干活前来看病取药,每天清晨6点,王仁兵便早早来到卫生室开始准备,不一会儿,伴随着一声声“亮娃子”的呼唤,村民们便陆续过来,拿药、检查、量血压、嘱咐注意事项,一直忙到8点钟,村民们陆续下地干活,王仁兵才能短暂地松一口气,紧接着便收拾医药箱,开始今天的入户随访。
村卫生室的工作内容包括医疗业务和公共卫生两个方面,除了在卫生室坐诊,王仁兵更多时间是进村入户开展公共卫生服务。58岁的张登芳一家,是王仁兵多年来的重点关注对象,提起王仁兵,张登芳连声称赞,“王医生态度好得很,经常来我们这儿,给我们量个血压、看个病啥的,有什么事一给他打电话,他马上就来了。”
几年前,张登芳在筛查中被确诊为宫颈癌,老伴儿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张登芳女儿三年前外出务工突发脑溢血,如今在家进行康复治疗。这些年,除了定期的入户随访,王仁兵平时也会不定时上门给一家人量血压,询问近期身体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
王仁兵家离卫生室很近,走路不过十来分钟,但他中午依然待在卫生室,就怕有人找。“村里很多老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就像自家长辈,能为他们解决一些小病小痛,让大家不用跑很远去县上,这份成就感比什么都珍贵。”谈及村医工作的意义时,王仁兵说。
最为重要的是,王仁兵改变了村里尤其是老人的观念,诊疗之余,他坚持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还结合农村生活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普及慢性病预防、常见病识别、合理用药等知识,通过长期的健康宣教,“减油减盐减糖”等健康理念在这个传统的村庄得到了普及。
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13年前,王仁兵与妻子陈苗苗组建家庭,在他的鼓励下,妻子考上大专学了护理,与很多村卫生室的组成一样,这些年夫妻二人在村卫生室搭档工作。
“他工作其实没有准点,有时候八点多刚下班,碰到病人就又返回卫生室;半夜睡下了,电话一响又要出门,有时一天要来回好几趟。”陈苗苗笑着说,“晚上他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陪着他我还能搭把手。别看他是医生,输液这方面他就比不上我。”同为医务工作者,陈苗苗对于丈夫的工作也多了一份理解,两人多年在生活和工作上配合默契。
除了日常出诊看病,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入户随访、整理村民健康档案、开设“健康讲堂”,王仁兵还是“心理医生”。村里老人多,大多子女不在身边,他们觉得冷清,就会来卫生室找王仁兵,只要有时间,王仁兵都会陪老人聊聊天。
“不同于城里医院的专科医生,在村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患者,从头疼脑热到打针清创,从突发急病到各种慢病,村医都要会。”虽然平时工作繁忙,王仁兵一直在持续学习、精进医术。西医出身的他,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还主动进修中医。如今的王仁兵,正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努力,正全力备考2025年临床内科主治医师,他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守住村民的健康。
在基层这些年,不少人劝过王仁兵,说他还年轻,为了两个孩子的发展应该到县上去工作,但他总说“我要是走了,新来的医生不清楚村民的身体状况,这么多人我实在放心不下。”
如今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配置了心电图仪、健康一体机、电子血压计等现代医疗设备,村里道路硬化,夫妻二人时常拎着出诊箱,骑着摩托车到村里巡诊。对于未来,王仁兵表示,“现在条件好了,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